發布時間:2020-08-01 瀏覽次數: |
習近平多次強調指出,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近年來,滁州市充分發揮雙擁傳統,不斷完善雙擁工作機制,拓展雙擁工作領域,創新雙擁工作形式,持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形成了軍地共發展的良好局面。
政治站位有高度。軍政軍民團結是我們黨和國家的顯著政治優勢,在汶川地震、98抗洪、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災等方面,充分彰顯了軍地合力、軍民同心的巨大威力。實踐證明,每當國家遇到重大風險、嚴重挑戰的時候,堅強的軍政軍民團結都顯示了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需要組織億萬軍民齊心協力不懈奮斗。雙擁工作的核心就是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關系,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其成敗將影響中心、牽動全局。近年來,滁州經濟總量躍居全省第三,駐滁部隊全面建設快速發展,與市委市政府政治擺位高、工作力度大、持續鞏固軍地軍民團結是分不開的。
真心真情傳溫度。沒有敢于犧牲的軍人,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就不可能實現中國夢,更談不上人民幸福。“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飽含著黨和人民對子弟兵的深切關懷。軍隊專心強軍興軍事業,任務之重、困難之大前所未有,付出和犧牲要遠遠高于其他職業。隨著部隊換防移防和遂行任務多樣化,軍人面臨家屬就業、子女入學、老人贍養一系列矛盾困難,需要黨政部門合力解決和廣大干部群眾鼎力支持。經過多年的發展,“軍地一盤棋”“軍民一家親”的意識已深入滁州廣大軍民心中,軍民傾注感情、互辦實事,演繹著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魚水深情。如果沒有感情、不帶責任,不可能解決這些制約部隊戰斗力生成、影響官兵專心備戰的諸多因素。
豐富內涵擴維度。雙擁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領域廣闊、范圍寬泛、內容豐富,覆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涉及黨、政、軍、民、學。多年來,滁州市不斷創新機制措施,建立了幫助部隊解決問題“三個渠道一個清單一個制度一個基準”機制,形成了支訓意見、軍屬安置措施、軍人子女優待細則、雙擁考核激勵辦法等配套機制,開展了地方支部幫扶困難軍人家庭、解決大齡官兵婚戀問題、雙擁在基層等活動,不斷推動雙擁工作發展,全國雙擁辦調研組給予高度評價。進入新時代,雙擁工作出現新情況、新特點和新矛盾、新困難,滁州市雙擁工作也存在不細致、不全面的問題,還要從多層次、多領域、多維度創新工作機制、拓展擁軍領域。
多措并舉強力度。實現黨在新時代強軍目標,任重道遠,需要廣大軍民共同付出艱巨的努力,沒有特事特辦、急事快辦、難事創造條件辦的決心和魄力是不行的。作為雙擁模范老典型,市委、市政府支持國防和部隊建設不計得失,突出軍隊改革急需、備戰急用、官兵急盼的重難點問題,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在政策、人力、物力方面給予傾斜;建立了市領導與駐滁部隊聯系點制度,軍地領導親自溝通大事、急事、難事;專門成立支訓辦公室,負責協調支持部隊遂行演訓任務,可以說力度大、措施實、成效多,服務國防和軍隊取得新成績?,F如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改革重塑過程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以時不我待求進取、一鼓作氣抓雙擁工作落實,為強軍興軍注入新的活力。
與時俱進增亮度。雙擁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內涵,需要順應應時代需求,與時俱進做好創新。2019年,全國雙擁辦調研組和省委信長星副書記,給予我市雙擁工作一個共同的評價,那就是創新多、亮點多。近年來,滁州市先后推動軍人子女按意愿擇校優待、支訓工作、退役軍人工作與雙擁獎掛鉤、軍屬和退役軍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瀏覽景區、軍人使用地方公積金購房以及設立雙擁獎和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等工作,屬于全省乃至全國首創,不斷推進把“讓軍人成為社會尊崇的職業”落到實處。滁州是兵城、演訓大市,緊貼新時代雙擁工作更高標準要求,充分發揚敢為人先的“小崗村精神”,持續貢獻雙擁工作“滁州模式”,繼續引領新時代雙擁工作發展。(滁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