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共滁州市委網信辦 發布時間:2020-08-14 瀏覽次數: |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為決戰決勝提供了“總遵循”,指明了“總目標”,下達了“總攻令”。
黨的十八大以來,滁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順利實現唯一省級貧困縣定遠縣高質量摘帽,12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共減貧8.01萬戶、19.7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5.69%降至0.1%。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黨群關系更加緊密、農村面貌明顯改善、鄉村治理成效顯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充分彰顯,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畫上句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松勁懈怠”。對于滁州而言,當前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從減貧任務看,目前全市還有1370戶3555人未脫貧,老少病殘孤等特殊群體比重大,這些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硬仗中的硬仗,如期脫貧需要我們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從鞏固成果看,目前全市尚有脫貧監測戶259戶569人,邊緣戶2473戶6968人,老少病殘孤等困難群體11476人,這一部分人存在返貧致貧的風險,是我們必須要打好的鞏固硬仗。從防控風險看,當前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我們要全面落實好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五防”舉措,防范自然災害風險、市場波動風險、帶動斷鏈風險、失業風險、家庭變故風險,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精準有效加以應對。針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以臨戰的狀態、決戰的姿態、決勝的心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收官之年我們要做到四個“必須”。
必須堅持“四個不摘”,持續鞏固脫貧成果。要堅持脫貧不脫政策,繼續實行“單位保村、干部包戶”和駐村幫扶工作,保持現有的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扶貧小額信貸等政策措施,切實做到扶上馬,再送一程。要加強監測預警,密切跟蹤脫貧監測戶、邊緣戶、易致貧戶,認真核查“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家庭收入及來源、生產生活現狀等基本情況,全面摸清返貧致貧風險點,及時發現、及時預警。要做好救助幫扶,堅持分類施治,精準施策,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提前落實產業就業、技術、資金、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有針對性的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必須推進產業興旺,筑牢脫貧根基。產業興旺是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鄉村旅游業和加工業,注重長期培育,持續推動產業扶貧提質增效。要充分發揮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的作用,積極拓寬扶貧農產品銷售渠道,規范推廣“一自三合”扶貧小額信貸,為貧困群眾提供資金支持,實現穩定增收。
必須創新“三農”工作,著力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消除絕對貧困后,相對貧困還會長期存在,構建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既是長期目標,更是重點任務,作為農村改革開放的主要發源地,我們必須用改革創新理念先行先試、善作善成。要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助振興,村企聯建促脫貧”三年行動計劃,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均衡發展。要著眼于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到穩接續。
必須全面總結宣傳,提煉脫貧攻堅寶貴經驗。中國之所以取得扶貧減貧歷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建立了完備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我們要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滁州脫貧攻堅的顯著成效、實踐創新和典型經驗,通過系列宣傳活動,用脫貧攻堅的偉大精神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磅礴力量。同時,運用脫貧攻堅積累的大量寶貴經驗,助推鄉村振興建設,奮力開創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新局面。(滁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滁州市扶貧開發局局長陳開廣)